马上注册,免费下载文档,上传文档可提现,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文档下载格式:pptx|上传:2023-2-11 10:57|阅读:24次|页数:38页|大小:4.79 MB|文档ID:55776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预热学习.pptx内容摘要:史实1:提出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 时 间:1939年1939年8月,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巩固党的决定》。10月,毛泽东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即“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把党的建设成为“伟大的工程”;指出党的建设要紧密围绕党的政治路线进行。还指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把党的建设作为一项伟大工程来推进,是党的一大创举。史实2:整风运动和《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 间:1942年至1945年准备阶段: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9月至10月,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九月会议),党的高级干部开始学习和研究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以求从政治路线上分清是非,达到基本一致的认识,为全党普遍整风做了准备。启动阶段: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整风运动在全党普遍展开。全党普遍整风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作风。深化阶段:1943年9月起,中央领导层的整风进行到深入讨论党的历史问题阶段。为了统一高级干部的思想,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党的历史上的路线问题。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召开。全会原则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总结建党以来,特别是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阐述了“左”倾错误在政治、军事、组织、思想方面的表现和造成的严重危害,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整风方法:认真阅读整风文件,联系个人的思想、工作、历史以及自己所作地区部门的工作进行检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弄清犯错误的环境、性质和原因,逐步取得思想认识上的一致,提出努力的方向。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中,特别强调自我批评。毛泽东强调,对于人的处理取慎重态度,既不含糊敷衍,又不损害同志,这是我们的党兴旺发达的标志之一。史实3: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时 间:1945年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基础上,通过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党的七大之后,全党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团结一致,在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英勇奋斗。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党的七大的历史性贡献。史实4: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时 间: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这是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表明全党把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前进的决心和信念,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识和心愿。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它的主要创立者是邓小平。史实5:明确党的建设总目标和两大历史课题时 间:1994年、2000年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工程”的高度,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的总目标。党的十五大把这个总目标进一步表述为:要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2000年1月,江泽民在十五届中央纪委第四次全会上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治党始终坚强有力,治国必会正确有效。他完整提出“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要求全党认真研究和解决,使党更加坚强有力、更加朝气蓬勃,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胜利前进。党的建设总目标和两大历史性课题的提出,升华了党对自身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适应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史实6:“三讲”教育的开展 时 间:1998年11月至2000年底1998年11月至2000年底,全党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分期分批开展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广大干部在“三讲”教育中切实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查找领导工作中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经受了一次党内政治生活的严格锻炼。史实7: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时 间:2002年 党的十六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 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大会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 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 源。史实8: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 间:2008年至2010年从2008年9月到2010年2月底,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基本实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加强基层组织的目标。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个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为了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党中央于2010年4月决定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并以此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 史实9: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 时 间:2012年科学发展观提出以后,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实践成效不断显现。2012年,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史实10:全面从严治党成效显著时 间:党的十八大后至今全面从严治党首先从作风问题抓起。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从中央政治局立规矩开始,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手。八项规定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也是改进工作作风的一个切入点。从2013年6月到2014年9月,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5年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2016年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7年对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作出安排和部署,持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史实11: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时 间:2017年党的十九大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郑重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把这一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史实12: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时 间:党的十九大后至今党的十九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史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确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同时把这一重大政治原则写入党章,把“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的第一条。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强调推动全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落到实处。2019年5月底开始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自上而下分两批在全党开展。这是新时代深化党的自我革命、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了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推动教育常态化长效化。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推动主题教育各项成果落地见效。六届六中全会时间: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 地点:延安桥儿沟全会总结了抗战以来的斗争经验,纠正了王明在抗日战争前期的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明确了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是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而召开的会议。全会批准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推动了党的各项工作迅速发展。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党从1942年开始在全党进行整风,这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教育运动收到了巨大的成效。在此基础上,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接着举行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历史的经验,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七届六中全会时间:1955年10月4至11日 地点:北京通过《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决议》。全会着重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农业合作化运动问题,《决议》要求经过三个冬春在全中国范围基本实现半社会主义的农业合作社。会议还通过《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作为建立和整顿农业合作社的依据。会议最后一天,毛泽东作了题为《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的总结。八届六中全会时间:1958年11月28日至12月10日 地点:武汉通过《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决议》批评了企图过早地否定集体所有制、按劳分配原则以及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错误,批评了企图超越社会主义阶段而跳入共产主义的空想,着重指出在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内,人民公社仍应保留按劳分配制度,重申了集体所有制与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区别,宣布个人生活资料永远归个人所有,还批评了经济建设工作中的浮夸作风。这次会议是党自“大跃进”运动开展以来,在毛泽东领导下,主动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的一次重要会议。十一届六中全会时间:1981年6月27日至29日 地点:北京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32年来的重大历史事件,分清了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这个《决议》在改革开放初期做出,对于统一党内思想、团结一致向前看起到了关键作用。这次会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任务的完成。十二届六中全会时间:1986年9月28日 地点:北京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决议》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阐明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根本任务和基本指导方针,是新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这个《决议》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作用。十三届六中全会时间:1990年3月9日至12日 地点:北京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决定》认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盛衰兴亡。这个《决定》对于改革开放新时期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政治基础,具有重要意义。十四届六中全会时间:1996年10月7日至10日 地点:北京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决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深入持久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决议》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对于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作用。十五届六中全会时间:2001年9月24日至26日 地点:北京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决定》强调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阐述了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的“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决定》聚焦党的作风建设,对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任基础、筑牢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关键作用。十六届六中全会时间:2006年10月8日至11日 地点:北京通过《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为中国描绘了一幅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线图。这个《决定》基于对当时中国面临的转型矛盾的深刻洞察,是对保护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的一次战略谋划,对维护中国社会的和谐正义,对保持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意义重大。十七届六中全会时间: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 地点:北京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这次《决定》对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深远意义。十八届六中全会时间: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 地点:北京通过《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全会高度评价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成就,总结了我们党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认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会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群众路线,要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2021年8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11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十九届六中全会的主要议程是:①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②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稿。10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决定,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1月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总结党的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出于“三个需要”的考虑——一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二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三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即——一是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二是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三是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四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之路。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一定要继续考出一个好成绩,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会是重要历史时间节点召开的一场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预热学习.pptx
(4.79 MB, 售价: 100 学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