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下载格式:pdf|上传:2023-3-15 07:30|阅读:11次|页数:101页|大小:8.34 MB|文档ID:60629建标[2020]66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农村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图集(试行)》.pdf内容摘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部 关 于 印 发 《农 村 地 区 被 动 式 太 阳 能 暖 房 图 集 (试 行 〉》和 《户 式 空 气 源 热 泵 供 暖 应 用 技 术 导 则 ( 试行〉 》 的通知建 标 〔2020〕6 6 号各 省 、 自治区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直 辖 市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管 )委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为 指 导 北 方 地 区 农 村 建 筑 能 效 提 升 ,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 点 工 作 ,我 部 组 织 编 制 了 《农 村 地 区 被 动 式 太 阳 能 暖 房 图 集 (试 行 》和 《户 式 空 气 源 热 泵 供 暖 应 用 技 术 导 则 (试 行 〕》,现 印 发 给 你 们 ,请参照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20年 7 月 1 6 日(此件主动公开)农村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图集(试行〉本图集主要起草单位: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青海省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批准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村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图集(试行〕本图集主要起草人员:庾汉成姚春妮张佩琪马文生张宇颖杨韩冰徐冰娥马国峰史红捃梁传志侯隆澍董璐刘幼农主编单位联系地址及电话:青海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联系电话:0971-6175796地址:西宁市南川西路96号 邮编:810012农村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图集(试行〕 编 制 单 位 技 术 负 责 人 :^ & 4 & 技 术 审 定 人 :岸 知 戌 设 计 负 责 人 :圾 命 城目录 ^ 1 农 村 地 区 装 配 式 被 动 式 太 阳 能 暖 房 设 计 要 求 及 示 例 ^ 34编 制 说 明 ^ 3被 动 式 太 阳 能 民 居 平 立 面 示 例 及 索 引 ^ 38直 接 受 益 窗 原 理 图 及 技 术 要 求 ^ 11 被 动 式 太 阳 能 公 共 建 筑 平 立 面 示 例 及 索 引 ^ 39集 热 蓄 热 墙 原 理 图 及 技 术 要 求 ^ 13 直 接 受益 窗 构 造 详 图 ^ 40附 加 阳 光 间 原 理 图 及 技 术 要 求 ^ 17 外 门窗洞口 外 保 温构造 ^ 41对 流 环 路 式 集 热 原 理 图 及 技 术 要 求 ^ 20 集 热 蓄热 墙 构 造 详 图 ^ 42蓄 热 屋 顶 原 理 图 及 技 术 要 求 ^ 21 附加阳 光 间 构造 详 图^ 44常 见 的 几 种 组 合 式 被 动 式 太 阳 能 采 暖 方 式 ^ 23 蓄热屋顶、闷 顶保温 屋 面 构造 详 图 ^ 46围 护 结 构 保 温 技术 ^24 对流环 路 式 构造 详 图^ 47常 用 蓄 热 材 料 的 物 理 参 数 及 设 置 位 置 ^ 25 无 动 力 通 风 换 气 装 置 构 造 详 图 ^ 50用 于 夜 间 设 置 活 动 保 温 装 置 的 种 类 ^ 26 常 见 墙 体 蓄 热 的 构 造 简 图 ^ 51其他 保温 措 施 示意图^27 常 见 楼 地 面 蓄 热 的 构 造 简 图 ^ 52被 动 式 太 阳 能 暖 房 降 温 遮 阳 装 置 ^ 28 常见屋 面 蓄 热 的 构造 简图 ^ 53被 动 式 太 阳 能 暖 房 通 风 采 光 ^ 30 建 筑实 例 一^ 55太 阳 能 烟 囱 原 理 图 及 技 术 要 求 ^ 31 建 筑实 例 二^ 58无 动 力 通 风 换 气 装 置 原 理 图 及 技 术 要 求 ^ 33 目 录图集号 审核 张 佩 琪校 对 杨 韩 冰 杨 辞 冰 设计 张 宇 颖 料 找 页 1建筑 实例 三^61附 录 六 常 用 建 筑 材 料 的 热 物 理 性 能 参 数 表 ^ 65附录8 严寒、寒冷地区主要城镇采暖度日数、计算采暖期参数表~68附录〇 参考 城 镇 表 ^76附录0 及 相应 人 体 热 感 觉 ^ 77附 录 ^ 常 用 建 筑 材 料 面 层 太 阳 辐 射 吸 收 系 数 值 ^ 78附 录 ^典 型 玻 璃 的 光 学 、热 工 性 能 参 数 ^ 78附录0 典 型 玻 璃 配 合 不 同 窗 框 的 整 窗 传 热 系 数 ^ 79附录9 被 动 式 太 阳 能 暖 房 工 程 热 工 计 算 ^ 80目 录图集号 审核 张 佩 琪 校 对 杨 韩 冰 杨 辞 冰 设计 张 宇 颖 料 找 页 2 编 制 说 明1、编制依据 2 、 适用范围《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06 50176 2 , 1 本图集适用于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农村及牧区新建、改建和扩建被动《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08 50376 式太阳能暖房的设计、施工。《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1〇1 26 2 . 2 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彡8度的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〇1 7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343 、 图集内容《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06 50189 3 . 1 被动式太阳能暖房的设计定义与设计原则;《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靡267 3 . 2 被动式太阳能暖房的相关术语;《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 08 50495 3 . 3 被动式太阳能暖房的采暖方式和基本规定;《被动式太阳房热工技术条件和测试方法》 68/1 15405 3 . 4 被动式太阳能暖房的设计条件;《建筑采光设计标准》08/1 50033 3 . 5 被动式太阳能暖房采暖方式原理、技术要求及建筑构造节点;《室内空气质量标准》08/1 18883 3 . 6 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建筑实例若干;《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08 50207 3 . 7 热工计算及材料的热物理性能、热工计算等相关参数附录。《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03 50411《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靡 1324 、 被动式太阳能暖房设计定义与设计原则《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細 1774 . 1 不需要专门的太阳能采暖系统部件,通过建筑朝向和周围环境的合理布《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 08/1 50801 置、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的巧妙处理以及建筑材料和结构构造的恰当选择,《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08/1 50328 使其在冬季能够集取、保持、蓄存和分配太阳热能,从而使建筑物具有一定《建筑节能气象参数标准》靡 346的采暖功能,维持一定室内温度的建筑。《农村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08/1 50824 4 . 2 被动式太阳能暖房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的气候特征、《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设计》151908-4 资源条件、技术水平、经济条件和建筑的使用功能等要素,选择适宜的被动当本图集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 式暖房技术,按照有利于太阳能利用的规划布局,建筑形体设计,建筑功能空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应 间布局、围护结构选型、被动式太阳能技术集成设计、构造节点来进行设计。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编制说明 图集号 审核 张佩琪校对 杨韩冰 杨辞冰 设 计 张宇颖 料找 页 35 、被动式太阳能暖房术语5, 1 直 接 受 益 式 3 七 又 1 6 0;? 1111601:匕6061?11采暖期起止日期内,室外逐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冬季阳光通过建筑物较大面积的南向透光材料〔玻璃窗〉,直接进入室内的5, 9 室内设计计算温度丨以。。!1 |1631职16即采暖方式。 用来计算采暖期度日数和建筑物辅助采暖耗热量的温度。5,2 集热蓄热墙式 3016 〇:?〇〇116〇1:丨118 30(1 31:01'丨呢卜6故5, 1 0 米 暖 期 度 日 数 | 1 6 狀 6 6 〜 ' 丨 “的丨耶1)6110(1冬季阳光投射到南向垂直集热蓄热墙吸热面上,加热夹层中的空气,然后通采暖期各天室内设计基础温度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正温差(不过传导、辐射以及对流,将热量送入室内。集热蓄热墙通常由蓄热性能好的重质计负温差)的总和。材料构成,外表面一般涂成黑色或某种暗颜色,以便有效吸收阳光。 5, 11 基础温度 1)33315, 3 附加阳光间式81^16“卜〇115此111丨118 1*00111根据采暖要求设定的建筑室内最低空气温度,当室内温度低于此温度时 直接受益式与集热蓄热墙式的混合产物,是在建筑物主体南向墙面附加玻璃 需加设辅助热源。温室的采暖方式。 5,12 窗墙面积比 8163- 18,110 0^ ^10(101 1 〇 ^ 1 15, 4 对 流 环 路 式 001^601:1^6 1〇0卩窗户洞口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 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南墙设置太阳能空气集热蓄热墙或空气集热器,利用的比值。在墙体上设置的上下通风口进行对流循环的采暖方式。 5, 1 3 辅 助 热 量 30x 111^17 “站5, 5 集热系统 301&1:37316111在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室温低于基础温度期间,由其他辅助供暖设备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直接受益窗、集热蓄热墙或附加阳光间等用来完成被动(系统〕向室内提供不低于基础温度所需的热量。式太阳能采暖系统集热功能的设施或构件。5, 1 4 太阳能供暖保证率3〇1狀11631丨 ^ 丨 〇 〇,3冊5, 6 蓄热体 11161'胍1 111333被动式太阳能建筑为维持基础温度所需净负荷中太阳能所占的百分比。 能够吸收和储存热量的材料。 5, 1 5 被 动 式 太 阳 能 贡 献 率 606187 33^丨〇8斤3〇1; 1〇115, 7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0761311 11631;杜&把化!1 006打丨0丨601 0^ 1X111(11118表示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的采暖负荷中,太阳能得热所占的百分率。61^ 6101)6 5, 1 6 被 动 式 太 阳 能 采 暖 节 能 率 39^1〇 8钍 3〇 1; 1〇11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度温差为认,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评判太阳能集热系统性能的参数,数值上等于建筑利用太阳能采暖节约热量。的热量与建筑没有太阳辐射作用时能耗的比值。5, 8 米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001^00; 1:111630 31:1:1; 6尋6;1: 31: 0116&631108 1)611001 编制说明图集号审核张佩琪 校对杨韩冰杨 辞 冰 设计张宇颖料 找页 46 、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基本规定6 . 1 严寒和寒冷地区根据不同的采暖度日数耶018和空调度日数⑶026范围,划分应 满 足 保 温 设 计 要 求 ,宜 满 足 隔 热 设 寒 冷 眍 ' (纽 〉 2000侧 1|《3800 鹏 6 〉90 计 要 求 ,兼 顾 自 然 通 风 、遮 阳 设 计为五个子气候区。严寒和寒冷地区气候分区见表1、表2。表1 建筑热工设计一级区划指标及设计原则注 :进行建筑气候分区的主要目的是针对不同的分区提出不同的围护结 构热工性能指标,表 1、2 中的建筑热工设计区划与《民用建筑热工区划指标 一级区划名称设计原则设计规范》08 50176的建筑热工设计区划及设计原则、设计要求相 主要指标 辅助指标 一 致 (详 见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⑶ 50176〕。农村建筑气候必 须 充 分 满 足 冬 季 保 温 要 求 ,一 严寒地区〖 1 〕尤― 矣-1 吒1459 砧般可以不考虑夏季防热 分区的选择可参照城市地区分区进行选择。- 贏 。 .,就90^(1^^145应 满 足 冬 季 保 温 要 求 ,部分地 区6 . 2 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室内温度、通风、 日照等要求。采暖期室内平均 寒冷地区〖 2 〉兼顾夏季防热温度应达到1 ( 0 , 室温日波动范围不应大于1 0 1 。6 . 3 应考虑其技术性与经济性,采用有利于促进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场表2 建筑热工设计二级区划指标及设计要求地、技术、设备与材料。6 . 4 应结合所在地区气候、资源、生态环境、经济条件和地域文化等特点经 二级区划名称 区划指标设计要求过综合分析后进行建设。 冬 季 保 温 要 求 极 高 ,必 须 满 足 保 温 设 6 . 5 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绿色以及美观的原则,根据建筑功能的要求 严 寒 八区〈1八〉6000侧 18 计 要 求 ,不 考 虑 防 热 设 计和使用特性,选择适宜的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 冬 季 保 温 要 求 非 常 高 ,必须满足保温6 , 6 应采用增强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和提髙太阳能采暖能效的措施。 严 寒 8区 〈比 》 5000彡醒8〈6000 设 计 要 求 ,不 考 虑 防 热 设 计围 护 结 构 (外墙、外门窗、屋面和地面〉的热工性能应达到本图集中规定的 必 须 满 足 保 温 设 计 要 求 ,可不考虑防 限值要求,且投资成本増量不宜超过20%。 严 寒 0区 〈 10 〉 3800獅 18〈5000 热设计6 . 7 应在建筑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文件的节能专篇中,对被动式太2000獅 18〈3800 应 满 足 保 温 设 计 要 求 ,可 不 考 虑 防 阳能暖房的内容进行说明,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对被动式太阳能暖房的施工、 寒 冷 八 区 【2 八 〉 00026彡90 热设计验收、运行与维护等技术要求进行说明。编制说明图集号审核张佩琪 校对杨韩冰杨 辞 冰 设计张宇颖料 找 页 56 . 8 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区域的能源规划,合理选择和设计辅助供暖设备(系统〉, 7.1.2应保证暖房冬季太阳辐射得热,场地南面不应有山坡或浓密的树木确保被动式太阳能暖房的有效性,提高利用太阳能和常规能源的综合效益。遮挡,边树木宜种植落叶植物。避免暖房的南立面被高大的物体或建筑遮 挡,庭院里的高大树木应与被动式太阳能暖房保持足够的距离(图0 。7 、被动式太阳能暖房设计条件7 , 1 选址、环境和间距^ 1.1 宜修建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并布置在南向采光好的地域。避免建设常绿植物在不避风的高地、河边和海岸处;在山坡上新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时,应根据地形依山顺势而建,不易进行较多的挖土填方。表3是我国各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冬季冷风表3 我国各地区太阳能资源分布情况 地区分类 全年日照时数 太阳辐射年总量 主要包括的地区(卜/幻 【106靡 . 幻 ]宁 夏 北 部 、甘 肃 北 部 、新 疆 东 南 部一类3200〜 3300 6680-8400青 海 西 部 、西 藏 西 部河 北 西 北 部 、 山 西 北 部 、 内 蒙 南 部 、宁 夏 南 部 、二类3000〜 3200 5852〜 6680甘 肃 中 部 、新 疆 南 部 、青 海 东 部 、西 藏 东 南 部山 东 、河 南 、河 北 东 南 部 、 山 西 南 部 、三类2200〜30005016〜 5852新 疆 北 部 、吉 林 、辽 宁 、云 南 、 陕 西 北 部 、甘 肃 东 南 部 、广 东 南 部湖 南 、广 西 、江 西 、浙 江 、湖 北 、福 建 北 部 、四类1400〜20004180〜 5016广 东 北 部 、 陕 西 南 部 、 安徽南 部五类1000〜 1400 3344〜4180四 川 大 部 分 地 区 、贵州编制说明 图集号 审核 张佩琪 校对 杨韩冰 杨辞冰 设计 张宇颖 料 找 页 67.1.3依山而建时,应选择建在向阳的坡地上,其坡度应有利于接收太阳光,建 7.1.5在受条件限制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在冬季采暖期间,从上午9时设场地坡度应小于30%,湿陷性黄土地区坡度不应大于7%,同时应满足工程设计、至下午3时 〔冬至日有效日照时段〕,受其他建筑物对阳面的日照影响范围建设对场地的要求(图 2〕。不能超过15%。7.1.6北、西、东三个方向宜设置防风墙或坎,高度不宜小于21,防风墙或一 般 场 地 30% 湿陷性黄土地区〇彡7%7.1.4直接受益式,要求应达到冬至日满窗日照册的间距要求,最小日照距离不应小于0, 此 ,式中匕为上午9时或下午3时的太阳高度角;9为前幢房屋檐口至地面高度;91为后幢房屋窗台至地面高度。如图3所示。集热蓄热墙式,要求应达到冬至日满墙日照册的间距要求,最小日照距离不应小于3, 5 = 9 乂仏〇比式中匕为上午9时或下午3时的太阳高度角;11为前幢房屋檐口至地面高度(图 3〕。编制说明 图集号审核张佩琪 校对杨韩冰杨 辞 冰 设计张宇颖 料 找页77.1.7应充分利用建筑外部环境创造适宜的室内条件,提高建筑室内舒适度。7.2.3房间功能布局应合理,起居、活动方便。卧室和起居室等主要房间宜如 :利用绿化防风、遮阳、蒸发降温等。 布置在南向或靠近内墙侧,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辅助房间宜布置在北向或外墙侧。7 . 2 内部空间和外部形体应选择合适的暖房进深,宜设计成浅进深、大开间的形式,室内净高不7.2.1方案设计时,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 立 面 〔外窗面 宜超过31,单面采光房间的进深不宜超过6111。房间的面积以满足使用要求为积最大的立面〕朝向宜向南。因周围地形的限制和使用习惯,允许偏离正南向宜,不宜过大,卧室面积不宜超过2〇1112,起居室面积不宜超过25爪2。±31^ ( 图 5 〕。校舍、办公用房等以白天使用为主的建筑应控制在南偏东7.2.4建筑外形设计应尽可能增加南向辐射得热面积,减少北、西、东三个15。以内。方向的失热面积。平面布置应有利于冬季日照、避风和夏季自然通风,体型应简单、规整,平 、立面不应出现过多的局部凹凸部位,立面不宜高度不一。7.2.5建筑平面宜规则,选择东西轴长、南北轴短的平面形式,尽量避免二形和丁形、11形等平面形式。南墙应避免不必要的凹凸,建筑剖面宜降低北向房间层高、减少北向开窗面积。屋面应减小接触室外空气的面积,可采用斜屋顶及在低层住宅的北向设置挡土墙的做法(图 6 〕。南 图57.2.2平面布局宜按照空间的温度分区布置,最好能进行南北分区。白天使用较多的主要房间宜布置在南向或南偏东部位,夜间使用的房间可布置在南向或南偏西的部位,次 要 附 属 (辅助〕用房应设置在北向及东西向部位。 编 制 说 明 图集号审核 张佩琪 校对 杨韩冰 杨 辞 冰 设计 张宇颖 料 找 页 87.2.6每个房间均应设外窗,门窗洞口的开启位置应有利于提高采光面积利用 性能。率 ,同时有利于通风,易形成穿堂风,以保证良好的自然通风。7, 3, 5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提咼室内外咼差,可有效提咼周边 外窗面积不应过大,南向宜适当米用大窗,北向宜米用小窗,山墙上最好不 地面及非周边地面热阻,减少地面热损失,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设外窗。夏季为增强自然通风效果,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面积的1/3。7.3.6地面应增设保温、蓄热和防潮层,基础外缘应设深度不小于0.451厨房和卫生间排风口的设置应考虑主导风向和对邻室的不利影响,避免强风时的热 阻 大 于 0 , 8 6 此 ,V I 的保温层。倒灌现象和油烟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7.3.7入口处外门应有随时关闭的可靠措施,可与防盗门结合使用。外进户7 . 2 . 7 宜采用双拼式或联排式集中布置,以单层和二层为主,当考虑占地面积时,门应设置在能避免被冬季寒风直接吹到的位置,宜设在房屋的南侧;外门室可适当增加建筑层数。 内侧宜设置封闭的玄关或小室作为缓冲,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入房间。7,2,8农村被动式太阳能暖房中居住建筑各朝向窗墙面积比宜按国家行业建设标准 《严寒及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瓜 126的4.1.4条控制,公共建筑宜8 、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按国家行业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0850189的3.2.2条控制。 8 , 1 本图集中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是指太阳能在农村住房被动式采暖系统 方面的应用。了.3 建筑构造 8 . 2 农村住房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必须在保证安全、经济合理的情况下使7 . 3 . 1 围护结构建筑构造中的保温设计,居住建筑应按国家行业标准《严寒及寒 用 。 其应用应遵守国家相关部门在太阳能利用方面的有关规定。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0126执行。公共建筑应按国家行业标准《公共8 . 3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包括直接受益式、集热蓄热墙式、附加阳光间建筑节能设计标准》0850189执行。式、对流环路式等多种形式。7 . 3 . 2 在满足结构抗震和安全防护的条件下,可充分利用热工性能良好的当地材 在设计中应合理选择太阳能集热方式,可以采用一种基本形式,也可以料作为保温层,改善建筑物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外墙应采用外保温或夹芯保温构同时采用两种或多种基本集热方式的组合形式,相互补充,最大限度地提高造 ,不宜采用内保温构造。太阳能的利用效率和房间的热舒适程度。太阳能集热方式的选择应考虑经济7 . 3 . 3 设计选择的建筑物围护结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蓄热性能和热惰性。外墙 性与可行性。与屋面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应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8 . 4 冬季最冷月室外平均温度大于-31, 日照率大于或等于70%的太阳能丰7 . 3 . 4 外窗应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外窗的气密性等级应不低于《建筑外窗气密、富地区,水平面太阳能总辐射平均强度大于1501/1112以上的地区,应采用以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即 八 7106中 《建筑外门窗气密性能分级表》被动式太阳能米暖技术为主,其它主动式米暖系统为辅的方式进行米暖。规定的6级 。外窗玻璃材料的可见光透射率应大于0 . 8 6 , 同时应注意其保温和隔热 冬季日照率小于70%的太阳能较丰富地区,宜采用主动式采暖方式为主,被编制说明 图集号 审核张佩琪 校对杨韩冰杨 辞 冰 设计张宇颖料 找 页 9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为辅的采暖方式。8 . 5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工程建设技术、经济的可行性选择适宜的集热方式 。对于主要在白天使用的房间,宜选用直接受益式或附加阳光间式;对于以夜间使用为主的房间,宜选择具有较大蓄热能力的集热蓄热墙式。8 . 6 应采用吸热和蓄热性能好的围护结构,室内宜布置吸热和蓄热性能高的家具设施;卧室等夜间使用频率较高房间宜采用贮热性能好的材料作为隔墙;地面应设置蓄热层、保温层和防潮层。8 . 7 主要采暖房间应紧靠集热表面和蓄热体进行布置,次要房间和非采暖房间应尽量布置在东西侧和北侧。8 . 8 为保证室内的卫生条件,被动式太阳能暖房设计时应根据建筑不同用途,保证室内换气次数不低于0,5次/匕〜1次/匕对于高海拔地区和室内人员密集的学校教室、办公室等类型的太阳能采暖建筑应根据人员密度核算换气量。建筑在采用气密窗或窗户加设密封条的情况下,房间应设置可以调节的换气装置或其他可行的换气设施。8 , 9 被动式太阳能暖房的热工计算参见附录11。9 、本图集索引方法9 . 1 图集详图索引方法 图集号 详图编号 本图集中所注尺寸除注明外均以毫米(腿 )为单位。 编制说明图集号审核 张佩琪 校对 杨韩冰 杨辞冰 设计 张宇颖 料 找 页 10直接受益窗原理图 直接受益窗集热及热利用过程: 活动保温板、帘 1 采暖房间开设大面积南向玻璃窗,晴天时阳光直射入室内,使室温上升。 2 射入室内的阳光照到地面、墙面上,使其吸收并蓄存一部分热量。 3 夜晚室外降温时,将保温窗帘或保温板关闭,此时蓄存在地面、墙面内的热量开始向外释放,使室温维持在一定水平。 直接受益窗特点及适用范围: 1 构造简单,施工、管理以及维修方便。 2 室内光照好,便于建筑外部立面的处理。 3 晴天时室内升温较快,白天室内温度较高,但是日夜温度波动幅度大。 另外,白天室内的眩光问题不易解决。 4 比较适合用于主要为白天使用的房间。 直接受益窗采暖技术要求: 1 建筑物必须有足够长的日照时间,一般应保证冬至日不小于册的直接日照。 2 应增大直接受益窗户透明部分面积,以增加太阳辐射有效接收量,外窗上 方挑檐等构件不应影响窗户采光;南向窗户占南立面的比例不应少于30%, 减小东、西窗面积;条件允许情况下,可考虑取消北窗。 3 主要采暖房间应紧靠集热表面和蓄热体布置,次要房间和非采暖房间布置 在其北面和东西两侧。 4 应采用吸热和蓄热性能高的围护结构与家具设施。 直 接受益窗原理图及技术要求 图集号 审核 张佩琪 校对 杨韩冰 杨 辞 冰 设计 张宇颖 料 找 页 11直接受益式适宜地区与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宜采取加强措施,符合表4的规定。西北 乌鲁木齐胶合板填表4 直接受益式太阳能暖房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412 〜 15齐齐哈尔、鹤 岗 、0.8330腿^^棉0,18 〜0,20 0,12 〜0,16东北 安 达 、绥 化 、虎 林 、封闭保温板讷 河 、佳木 斯 、 传 热 系 数 10 哈尔滨气象 综合气象因数 地区 代表城市窗夜间保温热阻 窗夜间保温分区 0 1 / ( 心 2。。) 做法示初 墙体屋面注:综合气象因素为采暖期主要月份南向垂直面上的累积太阳辐照量与对应―西北 玉 树 、西宁、银 川 、0,24 〜0,30 0,23 〜0,29 期间的度日数的比值。 和 田 、格 尔 木 、6111111厚矿棉 0.30 封闭保温板0,36 〜0,43 0,35 〜0,48 6 直接受益窗的热工性能应符合表4的规定,并应符合结构抗震设计要求。―0,23 〜0,30 0,25 〜0,297 宜根据不同气候条件和保温措施确定直接受益窗的玻璃层数。南向直接受 1 25 〜30济 南 、狮 泉河、华北 郑 州 、北 京 、天 津 、益窗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5, 0 1 的地区应设置活动的夜间保温,其他 6腿1厚矿棉 0.30 0,36 〜0,43 0,35 〜0,48 阳泉、烟台 封闭保温板地区宜设置活动的夜间保温。玻璃层数宜按表5选用。―0.25-0,270,25 〜0,28东北 锦 州 、朝 阳 、大连 0.30 6111111厚矿棉0,36 〜0,40 0,35 〜0,40 表5 直接受益窗玻璃层数 封闭保温板― 西安 0,27〜0,290.26-0.23玻璃层数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1西北 哈 密 、库 车 、伊 宁 、 夜间无保温 有 夜 间 保 温 (热阻问).8 6 , 〖屬 12皿1厚矿棉 喀什、若 羌 、 民勤、0.43 0,27 〜0,38 0,26 〜0,38 0〜5 2 1 封闭保温板 天 水 、 阳泉、西安 ~5~0 域 3域 2 2 20 〜25 吐鲁番〈-5 3层以上 2 那 曲 、伊 金 霍 洛 、12皿1厚矿棉 0.43 0,27 〜0,38 0,26 〜0,38华北 呼和浩特、二连浩特 封闭保温板 兴 城 、丹 东 、营 口 、 12腿1厚矿棉 0.43 0,27 〜0,38 0,26 〜0,38东北 阜 新 、黑山、鞍山封闭保温板西北 兰 州 、太 原 、阿勒泰0,20〜0,310,16 〜0,31 胶合板填 3 15 〜20沈 阳 、长 春 、延 吉 、 0.6220(11111矿棉东北 封闭保温板0,20〜0,280,16 〜0,27 白城、敦 化 、通化 直 接受益窗原理图及技术要求图集号审核 张 佩 琪 校 对 杨 韩 冰 杨 辞 冰 设计 张 宇 颖 料 找页 12 集热蓄热墙集热及热利用过程: 1 在 采 暖 房 间 南 面 外 墙 上 设 置 带 玻 璃 外 罩 的 吸 热 墙 体 ,晴 天 时 接 受 阳 光 照 射 。 2 阳 光 透 过 玻 璃 外 罩 照 射 到 墙 体 表 面 使 其 升 温 ,并 将 间 层 内 的 空 气 加 热 。 3 供热方式:① 不 设 对 流 风 口 的 集 热 蓄 热 墙 是 通 过 墙 体 的 热 传 导 ,将热量从受热的墙 体 外 表 面 传 往 墙 体 内 表 面 ,即 向 房 间 侧 的 表 面 ,再 由墙体内表面通过 室内送风口 对流及辐射将热量传入室内。~II室内② 设 置 对 流 风 口 的 集 热 蓄 热 墙 ,主要由集热墙外表面通过对流方式将热 量 传 给 集 热 玻 璃 外 罩 和 墙 体 外 表 面 之 间 的 间 层 空 气 ,再由被加热后的空气夹层 间 层 空 气 通 过 和 房 间 之 间 的 对 流 (经 由 集 热 蓄 热 墙 上 、下 对 流 风 口 〉, 室内回风口 把热量传给房间。 集热蓄热墙特点及适用范围:集 热 蓄 热 墙1 集 热 蓄 热 墙 式 的 构 造 较 直 接 受 益 式 复 杂 ,而 且 清 理 及 维 修 稍 显 困 难 。 2 集 热 蓄 热 墙 式 较 直 接 受 益 式 ,晴 天 时 室 内 升 温 慢 。但由于集热蓄热墙式具 有 较 好 的 蓄 热 能 力 ,可 在 夜 间 向 室 内 供 热 ,因此室 内 的 温 度 波 动 小 ,室内温度比较均匀。 3 适 用 于 全 天 或 主 要 为 夜 间 使 用 的 房 间 ,如 卧 室 等 。 集热蓄热墙采暖技术要求: 1 集 热 蓄 热 墙 应 南 向 设 置 ,严 寒 地 区 宜 优 先 选 择 有 对 流 风 口 的 集 热 蓄 热 墙 。集 热 蓄 热 墙 集热蓄热墙原理图及技术要求图集号 审核张佩琪校对杨韩冰杨辞冰 设计张宇颖料 找页13集热蓄热墙式适宜地区与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应 符 合 表 6 的规定3 墙体材料与厚度: 集 热 蓄 热 墙 宜 采 用 实 体 式 ,集热蓄热墙应采用具有较大体积热容和热导率 表6 集热蓄热墙式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的 重 质 材 料 。合 理 选 择 南 向 集 热 蓄 热 墙 的 材 料 和 厚 度 ,可利用建筑结构体的 抗 震 部 分 设 置 集 热 蓄 热 墙 。常 用 的 砖 、混 凝 土 等 都 适 宜 做 集 热 蓄 热 墙 。 气象 传 热 系 数 (― '1〇地区代表城市窗夜间保温做法 集 热 蓄 热 墙 厚 度 参 照 表 7 , 表中所列数值适用于玻璃采用双层的集热蓄热墙 分区屋面地面 玉 树 、西 宁 、格 尔 木 、西北 0,36 〜0,430,35 〜0,48 表 7 集热蓄热墙体厚度 银 川 、和田 济 南 、狮 泉 河 、郑 州 、6111111厚矿棉1 华北封闭保温板0,36 〜0,430,35 〜0,48 材料名称推 荐 厚 度 (咖 ) 北 京 、天 津 、 阳 泉 、烟台普通砖240, 3 70东北 锦 州 、朝 阳 、大连0,35 〜0,400,35 〜0,40土坯 2 0 0 〜 3 00 哈 密 、库 车 、伊 宁 、西北 喀 什 、吐 鲁 番 、若 羌 、 0,27 〜0,420,26 〜0,38 块石 3 0 0 〜 3 60 民 勤 、天 水 、 阳 泉 、 西安密实混凝土30 0 〜 4002 121111厚矿棉 那 曲 、伊 金 霍 洛 、 加镁砖4 0 0 〜 600华北封闭保温板0,27 〜0,380,26 〜〇, 38 呼 和 浩 特 、二 连 浩 特 兴 城 、丹 东 、 营 口 、东北 0,27 〜0,380,26 〜 0,38 阜 新 、黑 山 、鞍山 4 透光材料的选择:胶 合 板 填 20111111 兰 州 、太原 0,24 〜 0,28 0,23 〜0,27矿棉封闭保温板①集热 蓄 热 墙 透 光 材 料 应 选 用 表 面 平 整 、厚 薄 均 匀 ,法向阳光透过西北 阿勒泰不宜使用集热蓄热墙率大于0.86的 玻 璃 ,并 符 合 《建 筑 玻 璃 应 用 技 术 规 程 》了“ 113的 要 求 。胶 合 板 填 20111111 ②集热蓄热墙外表面玻璃的层数以丨〜2层为宜,寒冷地区宜选用单层玻3沈阳0,24 〜0,280,23 〜0,27矿棉封闭保温板东北 璃 ,严 寒 地 区 应 选 用 双 层 玻 璃 。玻璃面层与墙体或吸热板之间要求严密不透 长 春 、延 吉 、 白 城 、敦 化 、通化不宜使用集热蓄热墙气 ,空 气 夹 层厚度宜设置为50〜 150匪 。西北 乌鲁木齐 ③集热蓄热墙的透光材料 与 墙 体 或 吸 热 板 之 间 距 离 宜 为 60〜 80皿 。集热 齐 齐 哈 尔 、鹤 岗 、 安 达 、不宜使用集热蓄热墙蓄热墙面积大于3,6〇12时 ,应 留 活 动 扇 , 以便清理积尘或维修。4东北 绥 化 、虎 林 、讷 河 、 佳 木 斯 、 哈尔滨 集热蓄热墙原理图及技术要求图集号 审核 张 佩 琪校对 杨韩冰 杨辞冰 设计 张宇颖料 找 页145 通风口的设置: 计 算 说 明 (详 见 附 录 的 。① 对 于 较 温 暖 地 区或太阳辐射资源好 、气 温 日 差 较 大 的 地 区 ,宜采用无风口集热 蓄 热 墙 。寒 冷 ⑶ )地 区 宜 采 用 无 风 口 集 热 蓄 热 墙 ,寒 冷 “ )和严寒地区宜采用集热蓄热墙的其他几种形式有风口的集热蓄热墙。1 水墙式集热蓄热墙② 设 置 通 风 口 的 集 热 墙 ,上 、下通风口中心距宜大于2.1111,下通风口底部距地 水墙式集热蓄 热 墙 简 称 水 墙 ,建在房间里的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阳光能够直大于0.2111;上 (下 )对流风口面积与集热墙面 积 比 宜 为 0.5%〜 1.0%,其单排通风口接 照 射 到 的 地 方 。用 来 建 造 这 种 “水 墙 ”容 器 的 材 料 一 般 为 塑 料 或 金 属 。面积宜按集热墙空气夹层气流通道截面积的80%〜 100%设 计 。 在 冬 季 严 寒 的 地 区 ,需 要 注 意 装 水 容 器 的 防 冻 裂 措 施 和 房 间 的 保 温 措 施 。③ 风口的 位 置 应 保 证 气 流 通 畅 ,便 于 日 常 维 修 与 管 理 ,并应具有防止热量倒循环和防 止 灰 尘 进 入 集 热 墙 的 设 施 ,如设开关活 动 的 风 门 易 于 关 闭 ,应考虑设置风门 2 花格式集热蓄热墙逆止阀。花格式集热蓄热墙和实体式集热蓄热墙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墙体上遍布了④ 在 经 济 条 件 允 许 情 况 下 ,上 、下 对 流 风 口 宜 采 用 具 备 自 动 启 闭 功 能 的 风 口 。 通 风 孔 。 白天,保 温 板 打 开 ,室 内 后 挡 板 关 闭 ,使 花 格 墙 处 于 集 热 、蓄热 ⑤ 集 热 蓄 热 墙 内 侧 上 、下通风口冬季 白 天 应 开 启 ,冬 季 夜 间 应 关 闭 。应注意夏 状 态 ;夜 间 ,保 温 板 关 闭 ,室 内 后 挡 板 打 开 ,将白天花格墙所集蓄的热量季 集 热 墙 排 气 口 的 设 置 ,防止夏季 室 内 过 热 ,夏季白天应在透光材料与
建标[2020]66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农村地区被动式太阳能暖房图集(试行)》.pdf
(8.34 MB, 售价: 100 学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