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球墨铸铁件三大缺陷处理.docx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4-6 18: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免费下载文档,上传文档可提现,享用更多功能。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免费注册

×
2023年4月6号 焊工类培训课件
文档下载格式:docx|上传:2023-4-6 18:30|阅读:22次|页数:5页|大小:14.78 KB|文档ID:63988
球墨铸铁件三大缺陷处理.docx - 第1页
球墨铸铁件三大缺陷处理.docx - 第2页
球墨铸铁件三大缺陷处理.docx - 第3页
球墨铸铁件三大缺陷处理.docx - 第4页
球墨铸铁件三大缺陷处理.docx - 第5页

预览已结束,请下载后阅读全文

文档下载VIP免费下载分享赚钱
下载提示
  1. 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学问文库文档VIP会员免费下载,其余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2. 本站所有word ppt pdf文档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或WPS或PDF阅读器。ZIP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解压软件解压。
  3. 本文档付费后,不意味着付费购买了版权,只能用于单位或个人使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如:【转卖】进行直接盈利和【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4. 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5.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错误等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6. 教育文档/各类资源分享下载交流QQ群:317981604(未满),欢迎您点击加入!
文本预览
球墨铸铁件三大缺陷处理.docx内容摘要: 1 缩孔缩松1.1 影响因素(1)碳当量:提高碳量,增大了石墨化膨胀,可减少缩孔缩松。此外,提高碳当量还可提高球铁的流动性,有利于补缩。生产优质铸件的经验公式为C%+1/7Si%>3 9%。但提高碳当量时,不应使铸件产生石墨漂浮等其他缺陷。(2)磷:铁液中含磷量偏高,使凝固范围扩大,同时低熔点磷共晶在最后凝固时得不到补给,以及使铸件外壳变弱,因此有增大缩孔、缩松产生的倾向。一般工厂控制含磷量小于 0 08%。(3)稀土和镁:稀土残余量过高会恶化石墨形状,降低球化率,因此稀土含量不宜太高。而镁又是一个强烈稳定碳化物的元素,阻碍石墨化。由此可见,残余镁量及残余稀土量会增加球铁的白口倾向,使石墨膨胀减小,故当它们的含量较高时,亦会增加缩孔、缩松倾向。(4)壁厚:当铸件表面形成硬壳以后,内部的金属液温度越高,液态收缩就越大,则缩孔、缩松的容积不仅绝对值增加,其相对值也增加。另外,若壁厚变化太突然,孤立的厚断面得不到补缩,使产生缩孔缩松倾向增大。(5)温度:浇注温度高,有利于补缩,但太高会增加液态收缩量,对消除缩孔、缩松不利,所以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浇注温度,一般以 1300~1350℃为宜。(6)砂型的紧实度:若砂型的紧实度太低或不均匀,以致浇注后在金属静压力或膨胀力的作用下,产生型腔扩大的现象,致使原来的金属不够补缩而导致铸件产生缩孔缩松。(7)浇冒口及冷铁:若浇注系统、冒口和冷铁设置不当,不能保证金属液顺序凝固;另外,冒口的数量、大小以及与铸件的连接当否,将影响冒口的补缩效果。1.2 防止措施(1)控制铁液成分:保持较高的碳当量(>3 9%);尽量降低磷含量(<008%);降低残留镁量(<0 07%);采用稀土镁合金来处理,稀土氧化物残余量控制在 0 02%~0 04%。(2)工艺设计要确保铸件在凝固中能从冒口不断地补充高温金属液,冒口的尺寸和数量要适当,力求做到顺序凝固。(3)必要时采用冷铁与补贴来改变铸件的温度分布,以利于顺序凝固。(4)浇注温度应在 1300~1350℃,一包铁液的浇注时间不应超过 25min,以免产生球化衰退。(5)提高砂型的紧实度,一般不低于 90;撞砂均匀,含水率不宜过高,保证铸型有足够的刚度。2 夹渣2 .1 影响因素(1)硅:硅的氧化物也是夹渣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尽可能降低含硅量。(2)硫:铁液中的硫化物是球铁件形成夹渣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硫化物的熔点比铁液熔点低,在铁液凝固过程中,硫化物将从铁液中析出,增大了铁液的粘度,使铁液中的熔渣或金属氧化物等不易上浮。因而铁液中硫含量太高时,铸件易产生夹渣。球墨铸铁原铁液含硫量应控制在 0 06%以下,当它在 0 09%~0 135%时,铸铁夹渣缺陷会急剧增加。(3)稀土和镁:近年来研究认为夹渣主要是由于镁、稀土等元素氧化而致,因此残余镁和稀土不应太高。(4)浇注温度:浇注温度太低时,金属液内的金属氧化物等因金属液的粘度太高,不易上浮至表面而残留在金属液内; 温度太高时,金属液表面的熔渣变得太稀薄,不易自液体表面去除,往往随金属液流入型内。而实际生产中,浇注温度太低是引起夹渣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浇注温度的选取还应考虑碳、硅含量的关系。(5)浇注系统:浇注系统设计应合理,具有挡渣功能,使金属液能平稳地充填铸型,力求避免飞溅及紊流。(6)型砂:若型砂表面粘附有多余的砂子或涂料,它们可与金属液中的氧化物合成熔渣,导致夹渣产生;砂型的紧实度不均匀,紧实度低的型壁表面容易被金属液侵蚀和形成低熔点的化合物,导致铸件产生夹渣。2.2 防止措施(1)控制铁液成分:尽量降低铁液中的含硫量(<0 06%),适量加入稀土合金(0 1%~0 2%)以净化铁液,尽可能降低含硅量和残镁量。(2)熔炼工艺:要尽量提高金属液的出炉温度,适宜的镇静,以利于非金属夹杂物的上浮、聚集。扒干净铁液表面的渣子,铁液表面应放覆盖剂(珍珠岩、草木灰等),防止铁液氧化。选择合适的浇注温度,最好不低于 1350℃。(3)浇注系统要使铁液流动平稳,应设有集渣包和挡渣装置(如滤渣网等),避免直浇道冲砂。(4)铸型紧实度应均匀,强度足够;合箱时应吹净铸型中的砂子。3 石墨漂浮3. 1 影响因素(1)碳当量:碳当量过高,以致铁液在高温时就析出大量石墨。由于石墨的密度比铁液小,在镁蒸汽的带动下,使石墨漂浮到铸件上部。碳当量越高,石墨漂浮现象越严重。应当指出,碳当量太高是产生石墨漂浮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铸件大小、壁厚也是影响石墨漂浮的重要因素。(2)硅:在碳当量不变的条件下,适当降低含硅量,有助于降低产生石墨漂浮的倾向。(3)稀土:稀土含量过少时,碳在铁液中的溶解度会降低,铁液将析出大量石墨,加重石墨漂浮。(4)球化温度与孕育温度:为了提高镁及稀土元素的吸收率,国内试验研究表明,球化处理时最适当的铁液温度是 1380~1450℃。在此温度区间,随着温度升高,镁和稀土的吸收率增加。(5)浇注温度:一般情况下,浇注温度越高,出现石墨漂浮的倾向越大,这是因为铸件长时间处于液态有利于石墨的析出。A.P.Druschitz 与W.W.Chaput 研究发现,若缩短凝固时间,随着浇注温度升高,石墨漂浮倾向降低。(6)滞留时间:孕育处理后至浇注完毕之间的停留时间太长,为石墨的析出提供了条件,一般这段时间应控制在 10min以内。
球墨铸铁件三大缺陷处理.docx (14.78 KB, 售价: 1100 学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网站声明|电子亮照|学问库 ( 冀ICP备2021002572号 )

GMT+8, 2023-10-2 10:22 , Processed in 0.046817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